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21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的主题下盛大开启,固体所积极投身其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让科学知识走进大众生活,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微结构分析实验室汇聚了 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科研设备,为科研工作提供着高水平高效率的研究分析手段和技术支撑。公众们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通过 X 射线衍射直观地学习了鉴别不同物相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纳米尺度下的结构细节,对科学的力量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趣味科学实验区热闹非凡,火山喷发、人工造雪、点水成冰、水中风暴等一系列有趣的小实验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围观。这些简单却充满趣味的实验,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微结构摄影作品展给公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展板上呈现的是一幅幅通过显微镜视角下的奇妙画面:“燃放的篝火、看书的少年、筷子与鸡腿、秋收的杨梅、翠玉白菜、抱着月亮的小熊、慈祥的祖父”等形态各异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美轮美奂的材料微观组织,更让公众看到了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观,领略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独特魅力。
李年、张开胜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受到了中小学观众的热烈欢迎。《神奇的新材料——石墨烯》报告回顾了科学家开创性发现石墨烯的历程,以及我国科研团队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示了石墨烯在柔性电子、电磁防护、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污水变形记:小水滴的净化大冒险》则以拟人化的“小水滴”奇幻旅程为主线,结合科学实验与互动实践,向中小学生揭秘了污水净化的全流程,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今年正值“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 周年”,在葛庭燧纪念广场上,一批又一批观众驻足停留,严肃瞻仰葛先生的雕塑。大人们耐心为孩子们阅读葛先生的生平事迹,这种自发的学习氛围让人动容。
固体所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展示方式,在公众科学日活动中不仅充分展示了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成果,更向广大观众传递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微结构分析实验室介绍
科普报告、微结构摄影展、葛庭燧纪念广场
科学小实验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