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7日,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合肥研究院承办的“求真科学营”在科学岛举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6名高一、高二学生在6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固体所,分组完成了课题探究、实验操作、汇报答辩等科学实践课程。
4月5日上午,科学营开营仪式在固体所小楼报告厅举行,合肥研究院党建与监督处副处长兼纪检监察审计室主任王锐出席活动并讲话。固体所张永胜研究员从所发展历史、人才队伍、研究方向、科研平台、、获奖情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固体所的情况。所综合办主任滕雪梅欢迎附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之行能有所收获,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开营仪式结束后,76名同学分成12个小组跟着指导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在同学们到来之前,固体所专门做了精心筹备,成立科学营工作小组,选择了12位博士学历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本次活动的科研课题都选取自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的一些重要科研项目,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调整。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所方向紧密贴合,主要包括高压制备原子态金属氢、NiS2单晶膜电解制氢、银微纳结构SERS性能、超导现象实验观测、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SPS法制备硬质合金、层状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Au@ZnO核壳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光学性质、“海胆状”SnO2/Fe2O3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拉胀材料设计及其力学行为、TWIP钢再结晶退火以及涂层残余应力分析等十二个课题。除此之外,还专门安排了所安全主管对各小组实验进行巡查,切实保障实验操作安全顺利开展。
在指导老师介绍完实验流程之后,各组同学们陆续开始了科研之旅。刚进入实验室,穿上白大褂、带上防护手套和口罩,同学们不免有点兴奋,彼此拍照留念,一旦投入试验中,便立即严肃起来,有的负责设备操作,有的负责记笔记,有的负责拍摄,还有的负责资料查询,大家分工有序、有条不紊。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通过一整天的观察、操作与实验,基本完成了各组的课题研究。“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实验中有个女生把手都磨破了还坚持完成实验,这让我很感动”,指导老师感叹道。
4月7日上午,全体同学在固体所学术报告厅进行研究成果汇报,每组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6分钟的演讲。同学们从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实验方法和过程、实验结果等方面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及对研究课题的展望。在汇报的结尾,同学们表达了对指导老师的感谢,他们通过这次的科学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启发了思维,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领略到科研人员严谨认真的品质。
通过一天半的相处,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强、领悟力高、思维活跃、才思敏捷、充满激情”的特质让指导老师赞口不绝。老师们认为,同学们在接触研究课题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和自学,就能提出非常深入和核心的问题,表示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继续保持探索精神,保持自信心,保持求知欲,早日超越老师;同时希望大家尽早确立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向,然后专注、深入研究,勇攀自己的人生高峰。
固体所综合办主任滕雪梅引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勉励大家,“世上所有的坚持都出自于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成就事业。首师大附中的同学们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指导老师感触颇深,教学相长,希望指导老师们换位思考,从这次活动中汲取经验,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也永葆一颗不断探索的求知之心。王锐处长在总结致辞指出,希望此次活动能在知识积累上、在学习态度方法上、在人生规划和道路选择上带给同学们一些启迪和帮助,一天半的时间里除了学习到新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新事物的方法,端正科学求真的态度,这比纯粹的知识积累,带来影响将更加长远;同时也希望活动能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多一份对科学事业的关注、支持和理解。首师大附中任伟然老师感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给同学们提供这个宝贵的机会,希望同学们珍惜现有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只有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远。
开营仪式
王锐处长、滕雪梅主任致辞,张永胜老师介绍固体所历史,中科院郑畅老师给同学们分组
同学们做实验
实验汇报和导师点评
与导师合影
颁奖合影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