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固体所】征文:固体所建所初期二三事(作者:姜文学)

发表时间: 2022-09-23 作者: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科学家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使中国的科学赶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在合肥建一个以基础科学和新兴技术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的高层领导们则做出了又一项重大决策:在这个基地上,新建一个固体物理研究所,专门从事固体缺陷、力学性质以及与新材料发展有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决定请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教授主持建所。
      葛庭燧教授是建国初期首批回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早在40年代,他就在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被国际上誉为“金属内耗研究大师”。1982年3月,刚从德国回国的葛庭燧教授带领一批科技人员风尘仆仆地从沈阳来到合肥市西郊的董铺岛,着手筹建工作。当时的董铺岛除几幢大楼外,一无所有。杂草丛生,交通不便。葛庭燧提出了“摸爬滚打,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所”的口号。对外,他积极攻关,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帮助;对内,鼓励同事们、学生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早日完成建所任务,并努力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来。

      省委书记:特事特办,先调人,后补手续

      建研究所,关键是科研骨干。没有学术带头人,什么课题也不能做。十年文革,科研队伍散了,再聚集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并不容易。葛先生一方面发动大家在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系以往的老师、同事、同学,了解他们目前从事的专业、取得的成绩,问问愿不愿意来合肥从事基础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地找省委组织部、省科委,商讨调人事宜。由于建所初期,工作千头万绪,白天他要在所里搞科研,处理杂事,晚上才有空往省里跑。常常到很晚才能回岛。

      当时的调人程序是: 先物色好人,征得对方同意后,再给省人事局科技干部处写报告,获准后才发调令。而当时省人事局科技干部处三个月才研究一次调人事宜。就是说,这次如果相关材料有欠缺,就得等到三个月后再议。看到这种办事效率,葛先生十分着急,如果这样,一年能调进几个人呢?科研工作怎么能这么等呢?

      此事,让省委书记黄璜知道了。1983年春节,他来岛看望科技人员。他还特别请葛先生为安徽省多物色一些科技人才。葛先生就让我汇报一下在调人中碰到的困难。黄书记当即表示:可以特事特办。今后固体所选调人才,可以先调人,后补办手续。我立即在本子上记下了书记的话,并对书记说:“如果我记的没有错,书记能否在本子上签个字。这样我就可以向省人事局汇报了。”他说,行。拿起钢笔写下了“黄璜”两个字,并署上了日期。没几天,我找到省人事局长,汇报了黄书记的指示,局长又陪同我到科技干部处传达。从此,所里选人调人,一路绿灯。在一年多时间里,所里就从上海、陕西、四川、辽宁等地调来 10多位骨干,一些课题启动了。这批同志工作都很努力,后来成了所长、副所长、处长、室主任、研究员,为固体所的早期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1983年秋,遇到一件难事。葛先生助手的夫人是位儿科医师,到合肥后一年多没有安排好工作,家庭关系紧张。所长助理王公达同志和我到稻香楼找到了当时的王郁昭省长,说明了情况。他立即在所里的报告上批示:请(张)大为同志(合肥市长)速作安排。张市长批示:请卫生局立即按专业安排工作。问题很快解决了。后来,这位儿科医师成了省妇幼保健院的骨干医生。

      院干部局:增加合同制职工指标,解决两地分居

      一批科研骨干调来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中部分同志的家属户口在农村,有的还没有正式工作。另一方面,所里科研辅助人员缺乏,行政后勤工作上也缺人手,科研工作受到了影响。葛先生让我向科学院反映,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1984年春,我向院干部局写了报告,请求增加15个合同制职工指标。不到一周时间,干部局就批复了。他们还指示所里,找合肥市劳动局再商量,请求支持。我们向市劳动局送了关于招合同制职工考试方案的报告。考虑到与地方上的关系,我们还提出,可以给少数名额,照顾地方上一些确有困难也符合我们招工条件的同志。市劳动局很快同意了我们的方案。最后,市里只来了一个同志,其他指标都给所里同志用了。这批同志到所后,解决了夫妻分居问题、就业问题,也解决了所里科研辅助、行政后勤的人手问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大家都很满意。有的同志现在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为所里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阳金属所:支持液化气槽车,帮助供暖

      建所初期调来的大多是北方人。当时的合肥生活设施差,做饭用的是小煤炉。北方人不会用。不是生不着火,就是很快灭了。一做饭,满屋是烟,越着急越不行。个别家庭还有发生煤气中毒的。葛先生说,这事不能小看,搞不好影响情绪,影响稳定。他与其他领导商量后,让我去找找院里想想办法。

      原所行政处长董泽民和我找到院器材局,接待我们的是原处长朱葛培。他说,院里汽车指标很紧张,我给你们开张调拨单,你们到金属所请求支援。沈阳金属所是葛先生的“娘家”。听说固体所遇到了难处,上上下下都非常关心。所领导经过研究,决定调一辆新解放车,并从财务处拆借5万元。由原行政处长张茂森亲自将车送到大连槽车厂装个2吨的液化气罐。张茂森同志是个办事十分周到的人,返回的路上,他又到抚顺装好了2吨液化气。当他打电话到合肥,让我们派人去接车时,大家高兴极了。“还是娘家人好啊!”所里又及时给每户买了一个煤气灶,两个煤气罐。到1983年春节,全所做饭烧水的问题解决了。葛先生说,老姜,你可出了大力啦,大家都得谢谢你。我说:“哪里?这是先生的威望,是'科学’的力量!”

      后来,院器材局又批给了固体所一台大客车,职工上下班的交通问题也解决了。

      1984年深秋,天渐渐冷了,要是在北方,就快烧暖气了,可合肥没有条件。气温低了,人们缩手缩脚,北方人真有些受不了。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仪器、设备、材料在常时间低温下难以保养,影响使用。当年在董铺岛上盖宾馆时,在我们楼下配备了一台老式锅炉,楼房里也有管道。但年代久了,锅炉早已锈蚀不堪,管道也堵塞了,没有人会修。于是,又想起了“娘家”人了。一个电话过去,沈阳金属所行政处二话没说,立即派了张贵玉师傅赶来了。张师傅有多年供暖工作经验,技术全面,能修,能带班。他和一位助手,带了全套工作服、全套工具,一到所里,也没有顾得休息,就干起来了。他们一一拆下相关部件,洗、刷、上油,重新安装,有的零部件彻底更换了。约半个多月,锅炉烧起来了,全楼暖洋洋的,大家的高兴劲儿就别提啦!

      两年后,在科学院支持下,新购了一台四吨的锅炉,新盖了锅炉房。从此,供暖问题彻底解决了。

      经过26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固体所已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单位,并且成为中科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合肥研究院物质科学计算中心的依托单位。主要研究方向也扩展为: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内耗与固体缺陷、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计算材料物理、液态结构与物理、传统材料应用技术。还拥有凝聚态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等30多项。葛庭燧院士获得国际材料领域最高奖——梅尔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以及国际内耗领域终身成就奖。从2002年到2005年,全所连续4年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全国科研机构前10名。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度篇均被引用的次数排名居全国科研机构第一名。

      看到这些成绩,我们当然十分兴奋。可我们决不能忘记建所初期方方面面对固体所的关爱与支持。如果不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是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不是成长在科学的春天里,哪能有固体所的今天呢!

(根据固体所原办公室主任姜文学回忆撰写)
转载自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http://www.lt.cas.cn/ywzxx/200810/t20081020_26565.html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