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读书不忘救国(李建华)

——记抗日战争中的学子葛庭燧

发表时间: 2013-03-25 作者: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 李建华

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物理学家、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葛庭燧,早在清华大学读书和“九一八事变”时,就怀着一颗救国的心。

葛庭燧1930年9月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同班进步同学胡乔木、孙志远等的影响下,对当时的形势有较清醒的认识。“九一八事变”后,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于是,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道,积极参加学生军事训练和爱国学生运动。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十分赞赏他的才华和胆识,一力向当时国民政府兵工部举荐,拟派葛庭燧到德国学习兵工弹道学,而当局认为他思想偏激,未能获准。1933年,葛庭燧学习劳累患肺病休学,住在北平西山福寿岑平民疗养院里。他一边养病,一边温课,还不时关注时局。

1935年9月复学后,葛庭燧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任中队长。他与章文晋、武衡等同学冒着军警挥舞的棍棒和高压喷射的水龙头,勇敢地走在爱国学生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葛庭燧等也创建了科学救国组织“实用科学研究会”宣传科普知识和国防科学,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至此,掀起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经过“一二·九运动”的战斗洗礼,葛庭燧思想有了很大升华,他认为救国抗战,不仅是当兵的事,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事,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37年大学毕业后,葛庭燧身体未完全康复。为便于在沦陷后的北平开展敌后工作,1938年他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学研究院,并被邀请担任了该系的半时助教。1938年入冬,他通过阎裕昌(曾是清华物理系仪器管理员,后参加了游击队)的渠道,秘密地为抗日游击队提供了一些重要器材和科技资料。同年11月,他通过校方的帮助,办了个牧师证,化装成中国牧师,从北平到保定,闯过日本宪兵把守的道道关卡,进入游击区——晋察冀边区冀中军区。他换上了军装,化名何普(“普”是代表普罗里塔利亚,指的是无产阶级),立即投入军区供给部技术研究所的工作。主要是因地制宜,研究如何利用冀中遍地硝盐制造火药、进行自制地雷实验和建立无线电台等军事技术。由于日军不停地扫荡,他随着部队在任丘和高阳县境内转移了两天两夜,并经过半个月努力工作,他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重要任务。为此,吕正操司令员会见了他,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成绩。同时,他意外地见到了清华老同学、现任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孙志远,他们进行了思想交流,葛庭燧再一次受到精神鼓舞。

之后,他从冀中回到北平,一边读书研究,一边继续通过秘密渠道,为抗日游击队服务,直至1941年8月他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攻读博士学位。他虽漂洋过海,远离祖国,但牢记“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给我们民族留下的耻辱,并以惊人的毅力与勤奋,在科学的征途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以“葛氏扭摆”和“葛氏峰”等里程碑式的贡献,跻身于世界名人之列,更使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一成立,葛庭燧即携妻带子率先从美国冲破重重阻力,回到自己的祖国,并积极投入到大建设中去,毛主席先后八次接见了他。1979年,葛庭燧经过半个世纪的执着追求,终于集合到党的旗帜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并在12月9日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余生交给党安排”!

葛庭燧这种民族精神和进步思想,是一代科学工作者的楷模。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榜样,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爱国统一展现的法宝作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拓创新,矢志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