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今天,葛庭燧,这位天才的、正直的、矢志不渝的科学伟人,怀揣着一颗''在自己的国土上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热心,来到科学岛,种下希望的种子。一颗熠熠生辉之新星诞生在风景隽秀、恬然幽静的小岛上---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了。
30年后的今天,傲然屹立在蜀山湖湖畔的固体物理所,早已拥有属于自己的成绩与骄傲,30年里,固体所人胸怀大志、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前仆后继,为自己的梦想也为固体所的发展建设努力奋斗着。
回首历史,30年的艰苦奋斗、坎坷征程,我们所从最初的十几个研究生,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名由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或许高级称谓的专家们组成的科研实力雄厚的强所。葛老前辈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便在录取通知书提问,你在固体物理所如何为四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服务?在实验室的创建中,你能否适应滚打摸爬的艰苦环境?你对研究工作要强调团结合作、集体讨论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持何看法?30年来,能够成为固体物理所一份子都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攻关不畏难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的优良作风,正因为如此,固体物理所始终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坚持不懈地钻研科学难关,取得种种辉煌成绩,最终走向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30年我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规模发展了,实验室结构合理了,仪器设备齐全了,管理体制健全了,科学研究上了新水平。1982年葛老前辈亲手创建和领导我国第一个内耗研究实验室;1995年固体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应用发展中心成立;2003年材料物理物理重点实验室启动和研究工作全面开展;如今的材料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实验楼拨地而起,前进的每一步伐都记录着代代固体所人辛勤汗水与默默奉献。
我们所是一科研实力雄厚的强所,为科学界做出不可泯灭的贡献。从超晶格结构一维纳米线生长到芯壳纳米结构的构筑,从超导单晶的成功生长到氧离子导电薄膜的研究,从超薄固体电解质管的成功制备再到强关联电子体系的计算。建所30年来,获得的国家发明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申请专利、出版专著,发表SCI论文等等,与各大院校相比毫无逊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深感肩上的使命光荣而神圣,也对固体所美好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
春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毅然决然地接过固体所下一站的接力棒,让我们用信念点燃梦想,用年轻人的激情点燃梦想,用信念唱响青春旋律,用澎湃的激情点燃梦想,共创我们年轻人的奇迹,共创固体物理所的奇迹。
用葛老前辈的一首诗作为最后结束语:辛勤白发人,事业永年轻。八十而后知不足,学无止境。为振兴中华勇攀高峰拼搏,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人将正道是沧桑,凯旋辉煌得后生! |